在我國大跨步邁向碳達峰、碳中和的宏偉目標,及我國汽車工業急需在新能源賽道實現彎道超車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行業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和使命。資金和人才的大量注入,使得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制造領域如火如荼,各項關鍵技術得到了不斷革新和換代,市場份額占比也在飛速日趨增大。

與此同時,國家和市場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就特別指出:要求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在整車裝配過程中安規檢測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受到行業從業人員的極大關注,更合理的檢測工位安排關系到整個產線的實效性和產品直通率。不同整車廠可以在遵循GB18384-2020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產線特點定制匹配產線節拍的檢測方案,進行檢測工位布置時,以下關鍵工序建議重點考慮:
1> 關鍵零部件裝車前檢測:
如動力電池包、整車控制器、電驅系統等的檢測,包含絕緣性能和功能性檢測,確保裝機無潛在的安全和功能性隱患;
使用絕緣電阻儀測試車輛直流母線與車架的絕緣電阻是否滿足上電要求;使用電位均衡測試儀檢測車輛高壓零部件外殼與車架及高壓零部件外殼之間的導通電阻是否滿足安規要求;
3> 整車高壓上電后的整車絕緣電阻和絕緣驗證檢測:
整車上高壓后,使用國標法(GB18384-2020)檢測車輛的整車絕緣電阻值是否在設計范圍內,檢測車輛絕緣監測功能是否正常;
對車輛進行淋雨或涉水試驗后,需檢測車輛的絕緣性能衰減情況,確保車輛在淋雨和涉水工況下仍能滿足安規性能要求;
對于到達返修區進行維修的車輛,維修完畢后需要重新進行安規性能檢測,確保維修后仍能滿足安規性能要求;
整車下線前,對車輛進行快慢充充電功能檢測,確保充電功能良好;對于具有OBC放電功能的車輛,也要進行放電功能檢測。

儀迪公司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專用安規檢測設備已經升級到了第3代,儀表設計簡潔、功能齊全,運行穩定,可完成安規、充放電、電池包等檢測項目,滿足遠程服務器讀取檢測隊列、掃碼校驗、自動匹配測試組、測試數據自動上傳數據庫等測試需求,已為包含長安、福田、五菱、北汽、上汽、吉利等多家整車廠成功定制多套測試方案。